法國是冰球式冰蓄冷技術的起源地,最早由法國Vence研發冰球,1985年該工廠被法國CIAT全資收購,成為其子公司。
歷經多年, CIAT的(冰球式)冰蓄冷技術已享譽全球,2000年本世紀初時,CIAT的冰蓄冷STL系統(STL為法語“潛熱蓄能”的意思)已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,當時據不完全統計世界各地有近5000個CAIT-STL蓄冰系統在運行中,其中世界著名建筑物如:法國新凱旋門、法國科技宮、德國漢堡國際機場、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塔大廈、日本橫濱21世紀廣場、瑞士蘇黎世機場、曼谷國際機場、香港亞洲世界博覽中心等等。
中國第一個蓄冰工程:1994年,深圳中電大廈,蓄冷量8750RTH,CIAT-STL冰蓄冷。
中國第一個獲“魯班獎”的蓄冰工程:1997年,杭州交通銀行,蓄冷量2300RTH,CIAT-STL冰蓄冷。
為什么采用圓球形的蓄冰球,因為在同體積下圓球形的表面積其換熱面積是最大的,是最高效的換熱。
蓄冰球的特性:球殼呈中性,球殼無變形,無任何泄露,壽命長,單位蓄冷量大,維護費用低,蓄冷液呈中性。
蓄冰球內的液體是水嗎?“不是”!球內液體的儲冷液PCM是法國專利:“結晶成核劑”,PCM溶液在結冰或融冰時呈現幾乎同時,因此換熱高效。

蓄冰球結晶過程 圖
同時得益于圓球形的表面設計,使得裝入蓄冰球的蓄冰裝置的壓降小于2.5米水柱(壓力低,說明:蓄冰裝置非常安全);球內的儲冷液呈中性,球外的乙二醇載冷劑呈中性,因此蓄冰裝置是非常地安全可靠,實踐證明STL蓄冰裝置免維護。
隨著國家高峰電力的緊張,商業與工業電價的不斷調整,空調儲冷越來越得到廣泛的重視,只有冰蓄冷技術可以儲冷,利用夜間低谷電價蓄冷,白天高峰電價時放冷,“移峰填谷”,平衡電網峰谷負荷,同時冰蓄冷技術的運用,有效減少了空調機房主要設備的裝機用量(即降低了電功率),不僅為企業節約運行電費,又節約每月固定的用電基費!是實實在在的為企業產生經濟效益!